设为首页

首 页

新 闻

教 育

学 习

文 学

人 才

文 化

艺 术

书 画

论 坛

大 赛

社 区

图 片

网 络

中 国

世 界

书 店

视 频

摄 影

健 康

生 活

旅 游

娱 乐

男 女

体 育

军 事

科 技

经 济
房 产
汽 车

通 信

商 城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股 市 >>> 文章内容


蒙牛复牌暴跌六成 牛根生们50亿财富蒸发


来源:东方网   作者:刘小庆   时间:2008-9-24   阅读533次

    没有A股跌停板10%的限制,昨日蒙牛乳业在港交所复牌后恍如断线风筝一头扎下,最终暴跌60.25%。蒙牛总裁牛根生等高管持股市值单日缩水达49.4亿港元,其他如瑞银等机构持股市值也有大幅缩水。尽管面临重重危机,但蒙牛昨晚向记者表示,对股价暴跌不作评论,公司也没有增持或回购计划。
   
   
    1998年,当盖茨的财富火箭般上窜的时候,他每天进帐最多达5000万美元…
   
    02319——一个曾令海外投资人纷纷押注的内地消费股代码,在昨日成为亏钱的典范。在停牌四个交易日后,蒙牛乳业(02319,HK)于昨日复牌,开盘报6.85港元,较停牌前的20港元暴跌65.75%,收于7.95港元,跌幅60.25%。
   
   
    不过,蒙牛公司昨晚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对股价暴跌没有任何评论,且目前没有增持或回购股份的计划。
   
   
    停牌前瑞银冒死抢进
   
   
    在蒙牛乳业因“奶粉事件”紧急停牌的前一个交易日,即9月16日,仍有机构在冒死抢进。
   
   
    港交所披露的权益资料显示,16日,蒙牛乳业最大的机构股东瑞银增持87.57万股,其好仓持股比例从9月15日的7.99%提升至8.04%,但未披露增持价。但次日蒙牛停牌时,瑞银通过场外交易,持股比例又降至7.71%。
   
   
    瑞银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9月16日,存放在渣打银行(香港)公司、高盛(亚洲)证券、中国银行(香港)公司以及美林远东公司的蒙牛乳业股票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其中,高盛(亚洲)证券的账户当日新增约201.5万股蒙牛乳业股票。而在蒙牛乳业停牌前减仓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和摩根士丹利亚洲证券两个账户在16日分别减持了191.85万股和174.37万股。
   
   
    复牌包揽三项跳水冠军
   
   
    虽然蒙牛乳业一直是港股市场的明星股,但一举创下当日最大成交额、最大跌幅以及最大百分比跌幅三项跳水记录恐怕还是第一次。至昨日收盘,蒙牛乳业以41.97亿港元的成交额、12.05港元的跌幅以及60.25%的百分比跌幅位列各分项指标的首位。
   
   
    另外,蒙牛的认购窝轮集体重挫。其中,蒙牛汇丰810购和蒙牛汇丰903购分别下跌67.74%和64.52%
   
   
    凯基证券分析师蔡铁康向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昨日盘中蒙牛乳业的沽盘十分汹涌,来自花旗、瑞信、瑞银等经纪商陆续出现在交易屏幕上。
   
    散户刀口舔血
   
   
    尽管有投行大砍目标价在前,以及蒙牛股价应声跳水,但T+0的交易规则还是吸引了不少散户刀口舔血。
   
   
    一位自称“阿牛”的网友透露,因预计蒙牛全日走势会低开再反弹,于是在开盘价6.85港元买入5000股蒙牛乳业。
   
   
    在早盘低开近七成后,蒙牛股价短线反弹,一度摸至9.5港元,阿牛则在8.5港元卖出2000股止盈。都说“富贵险中求”,但踩准节奏,成功“T+0”的散户应该不是多数。
   
   
    王小姐也在昨日以每股8.2港元买入蒙牛乳业。她认为这是介入蒙牛乳业的良机,“牛奶问题是全行业问题,不是蒙牛个案,所以其行业龙头位置不会动摇,市场份额不会明显缩小,现在是买入的好时机”。先不评论这位王小姐的观点是否正确,不过在弱市买入争议股,结果往往是“不成功便成仁”。
   
   
    第一上海证券市场策略员叶尚志认为,“奶粉事件”正困扰着内地消费者,加上目前市况不稳,市场上也有不少估值具吸引力的优质股可供选择,所以建议价值型投资者不必急于吸纳蒙牛股份。
   
   
    牛根生们近50亿财富化水
   
   
    股价暴跌连累一众中小股民损失惨重,而公司大股东也备受财富蒸发的煎熬。
   
   
    港交所的股权披露显示,目前以牛根生为首的管理层拥有的新牛国际共持有26.27%(相当于4.1亿股)的蒙牛乳业。在蒙牛乳业因“奶粉事件”停牌之前,这部分股权的市值约82亿港元,而至昨日收盘,这部分股权的市值已蒸发49.4亿港元。
   
   
    与此同时,持有大量蒙牛乳业的机构投资人也损失惨重。以韩国股神朴炫柱旗下的未来资产管理为例,该公司于7月10日以每股23.062港元增持了110.8万股蒙牛乳业,令其持股量首度超过5%,成为该公司第四大机构股东。
   
   
    仅以增持部分计算,朴炫柱昨日一天就损失1674万港元。而朴炫柱7824.9万股的蒙牛乳业的总市值也从停牌前的15.65亿港元缩水至6.22亿港元。另外,持有7.71%蒙牛乳业好仓的瑞银昨日一天也有14.46亿港元的市值蒸发。
   
    中金看低至2.9港元新低
   
   
    此前,摩根大通给予蒙牛乳业3.8港元的目标价已令人咋舌,岂料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中金在建议“卖出”蒙牛乳业的同时,仅给出2.9港元的目标价,较停牌时的20港元足有85.5%的潜在下跌空间,而经历洗仓式暴跌的蒙牛乳业昨日收盘价也较中金目标价高出174%。
   
   
    中金认为,今年下半年,产品销量大跌将冲击蒙牛业绩,亏损将持续至2010年。以2009年度预期每股账面值1倍计算,蒙牛乳业的目标价将是2.9港元。
   
   
    另外,瑞士信贷在研究报告中透露的部分细节也引起市场人士的关注。瑞信指出,蒙牛乳业管理层承认于今年8月份已发现有异样,但由于对三聚氰胺缺乏认识,所以只通报了当地监管机构进行检测。
   
   
    而就在8月份,蒙牛股东金牛和银牛在业绩公布前通过配售旧股套现12.6亿港元。瑞信预计,蒙牛乳业今年将陷入亏损,明年能否重整旗鼓则要看是否会得到政府的支持。
   
    牛根生已成蒙牛三聚氰胺
   
    毒奶粉事件中的蒙牛已是风雨飘摇。牛根生上周在博客上贴出一篇内部讲话算作姿态后再无消息。上周五的蒙牛业绩说明会上牛根生也未现身。停牌一周的蒙牛,9月23日复牌,开盘暴跌61%,报6.85港元。
   
    上周牛根生那篇博客虽然声言要对此次事件负起责任,但骨子里掩不去的自傲没有得到丝毫的正面回应,反而让人觉得欲盖弥彰,是在寻找欺骗自己的理由。直接的后果是蒙牛被资本市的彻底遗弃。
   
    当年牛根生从伊利副总职位上被扫地出门,短短数年上演了一出咸鱼翻身的创业传奇,我想牛根生有足够自信应对此次却难。但是此次牛根生之难与上次迥然不同。上次是牛根生遭遇了伊利郑俊怀的背信弃义。而这次蒙牛背弃了市场对一个大品牌的信任,很多人因为信任牛根生,而让孩子喝蒙牛长大,如今却发现这种信任背后是如此巨大的危险。牛根生在这次事件中太自信了,三聚氰胺是乳业的地震源,在消费者眼里,牛根生也许是蒙牛市场信誉崩溃的地震源,以消费者以往对牛根生的了解,以为牛根生会以第一责任人姿态为蒙牛的三聚氰胺作出担当,但是他没有,只是蜻蜓点水地说要在蒙牛查清事故责任人并严惩。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不是直接责任人,但辞职了。牛根生错过了这一主动辞职的机会,他已经成为蒙牛股价崩溃的三聚氰胺,加速推动了蒙牛被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遗弃的进程。
   
    蒙牛暴跌本在市场参与者的预料之中。本周一,摩根士丹利、瑞信、高盛、中金等投行无一例外地将蒙牛撇进“沽售”或是“跑输大市”之列,最夸张的是摩根大通将该股目标价直接从18港元大幅降至3.8港元。
   
    巧合是由总裁牛根生拥有控股权的银牛及金牛公司,选择在公布中期业绩前约一个月,即8月1日,透过大摩进行配售旧股,每股净配售价22.02元,套现净额12.6亿元,银牛及金牛的持股量合共降至16.42%。
   
    瑞信的分析师在在9月22日报告中说,蒙牛高管上周五承认,最早在今年8月已经发现了某些“迹象”,但由于缺乏对三聚氰胺的了解,因此他们只是通知了当地政府,让他们做产品检查。蒙牛集团新闻发言人赵远花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没有高管曾说过此类的话,蒙牛是在三鹿奶粉事件爆发之后的检测中得知问题的。
   
    虽然各执一词,但从牛根生的事件以来的举止,消费者心中自有判断。只是资本市场作出反映的数据来得更直观更快一些。(王进生)
   
    瑞银下调蒙牛评级至“沽售”
   
    瑞银昨日(9月22日)表示,将蒙牛乳业(02319.HK)投资评级由“买入”降至“沽售”,将目标价由30.6港元降至11.55港元,因在内地乳制品验出三聚氰胺后,相信对蒙牛今年下半年及明年销售带来严重影响。
   
   
    1998年,当盖茨的财富火箭般上窜的时候,他每天进帐最多达5000万美元…
   
   
   
    瑞银指出,预期蒙牛今年下半年纯利同比倒退34%,决定下调其08、09及10年每股盈利预测,将08年每股盈利由0.82元降至0.65元人民币,09年由1.03元降至0.51元,10年由1.23元降至0.64元。瑞银表示,调低蒙牛08年至10年EBIT毛利预测0.2、1.1及0.4个基点,因相信其未来将在宣传及广告上加大投资,以说服消费者再饮用其产品。
   
   
    摩根士丹利表示,蒙牛乳业近期受毒奶粉事件影响,调低该股评级由“增持”降至“减持”,并将目标价由28.0港元大幅下调至13.5港元,但料其可于此次危机中重新振作。大摩指出,事件将加快内地乳业整固,蒙牛拥有稳健的资产负债表及20亿元净现金,相信公司及伊利较其它小型品牌更可抵御此次事件的负面影响。而重拾消费者对产品信心乃关键所在,若蒙牛能成功应对,甚至有机会提升其地位。大摩表示,虽然现阶段评估该事件对乳制品需求的影响言之尚早,但保守假设,今年末季需求将较正常水平低10%-20%,而销售额料至2012年仍难以恢复至去年水平,目前预测并未计及任何特殊拨备。
   
    伊利、蒙牛否认“全面停产”
   
    9月22日,据济南当地媒体报道,济南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液态奶被检出含三聚氰胺,已停产整顿。此外,当地还有3家乳制品生产企业处于停产状态。
   
   
    1998年,当盖茨的财富火箭般上窜的时候,他每天进帐最多达5000万美元…
   
   
    对此,伊利一位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伊利并未停产。他承认,之前,伊利确有部分工厂进行了“停产整顿”。但他强调,9月17日整顿完成后,全部工厂已恢复生产。
   
    近期,伊利、蒙牛部分工厂收奶量大幅减少,曾被疑为部分生产线停产。蒙牛方面也否认了停产传闻,但未透露整顿详情。蒙牛一位人士表示,目前,奶源收购环节增加了更多检验环节和设施,导致收奶速度和数量有所减少。
   
    此前,圣元集团技术总监黄启泰曾向记者透露,圣元将三聚氰胺检验方法应用到源奶收购环节后,每天可收源奶从以前的500吨,骤降到现在的9吨。
   
    但伊利、蒙牛等乳品企业停产传言,并非空虚来风。
   
    据了解,早在9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就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地质监部门彻底检查所有乳制品企业和所有乳制品,不合格的企业将立即停止生产。
   
    两天后的9月16日晚,质检总局通报全国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抽检结果,河北三鹿、山西雅士利、内蒙古伊利、蒙牛集团、青岛圣元、上海熊猫、山西古城、江西光明乳业英雄牌、宝鸡惠民、多加多乳业、湖南南山等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检出三聚氰胺,被要求立即下架。
   
    同时,根据质检总局通报,据该局统计,全国共有175家生产企业备案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其中66家已经停止生产。
   
    圣元副总裁吴为桥对本报记者坦言,“我们将无限期关闭圣元在内蒙古和河北省境内的3家工厂,直至这些工厂所在地奶源状况得到根本改善。”
   
    与圣元类似,伊利、蒙牛等乳品企业也进行了相关整顿。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还成立了由呼和浩特市政府、自治区公安厅等部门组成的调查组,专门针对伊利、蒙牛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查。
   
    几天匆忙整顿后,20日,伊利、蒙牛、光明等21家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质量安全承诺书。在这份承诺书中,上述企业再次表示,生产不合格奶制品的工厂进行全面检查,有关生产线实行停产整顿。
   
    9月17日之前,“伊利主要进行了‘三清三保’整顿,并将所有的检测设备前置到收奶环节。”上述伊利负责人说。所谓,“三清三保”即:清理“原料”、“库存产品”、“市潮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产品合格,严格原料检测,确保奶农利益。
   
    但奶农受到的冲击已无可避免。“别说停产了,就是暂停收购原料奶,就会发生奶农倒奶、杀牛等众多社会问题。”上述伊利负责人表示。
   
    据当地媒体报道,伊利在河南新乡、鹤壁、安阳等奶源地收购原料奶,当地原料产能约在每天60吨。“三聚氰胺事件”后,伊利在当地暂停收购,当地不少奶牛养殖户和养牛小区损失惨重,开始出现倒奶现象。
   
    而河南并非是独例。在三鹿大本营——河北石家庄,圣元副总裁吴为桥称,圣元决定无限期暂停收购当地原料奶,直到当地奶源好转。“我们更重视食品质量和安全,至于奶农等社会问题,国家相关部门会出台相应措施。”吴为桥说。
   
    据悉,有关部门正在酝酿相关政策。在17日上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奶农实施扶持政策,支持产品质量好的企业增加生产,确保市场供应,尽快恢复奶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另外,农业部也正会同中国奶业协会组织所属会员企业,帮助解决因三鹿集团停产导致奶源基地养殖场(户)产生的鲜奶销售问题。
   
   


作者声明: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同意中国人人网发表此作品,同意中国人人网向其他媒体推荐此作品。未经中国人人网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一旦传统媒体决定刊用,中国人人网及时通知我。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
【编者按】(注:转载除外)


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 发表您的评论
没有评论信息

  友情连接 关于人人 加盟人人 联系人人 人人广告 人人招聘 人人导航 人人未来  

人人文学网
网址:http://www.cnrr.cn 电子邮箱:253581255@qq.com
总部电话:010-51656981   QQ:253581255
版权所有: 华夏网·中国人人网

人人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