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首 页

新 闻

教 育

学 习

文 学

人 才

文 化

艺 术

书 画

论 坛

大 赛

社 区

图 片

网 络

中 国

世 界

书 店

视 频

摄 影

健 康

生 活

旅 游

娱 乐

男 女

体 育

军 事

科 技

经 济
房 产
汽 车

通 信

商 城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农村经济 >>> 文章内容


中国农业科技五十年铸丰碑(五)


来源:农民日报   时间:2004-9-24   阅读6844次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教育事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步发展。目前,农业科研单位已发展到1120个,职工近11万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由"六五"期间的27%提高到1997年的42%。
    农业科研 硕果累累
      建国50年来,我国共培育各类农作作品种5000多个,截至1998年,受国家和农业部奖励的农业科技成果共6253项。其中:国家级1212项,特等奖有2项,一等奖有47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2184项,一等奖225项。
      1949年-1978年选育出具有代表性的作物品种有:广陆矮4号、原丰早湘矮早、碧蚂1号、泰山1号、龙麦1号、吉单101、郑单2号、中单2号、油菜322、浙农1号、鲁棉1号、豫棉1号、四谷1号、徐薯18、东农4号、花27、甜研3号、桂糖5号、熊岳253。
    1979年-1998年选育出具有代表性的高产、优质作物新品种有:汕优63、辽盐2号、武运粳7号、扬麦158、绵阳26、豫麦41、丹玉13、农大60、陕单911、秦油2号、中油821、嘉陵2号、中棉所12、九谷9号、南薯88、冀豆7号、豫花7号、甜研303、粤农76/169、辽杂1号。
    生物技术实现重大跨跃
      近50年来,我国农业科研瞄准世界高新农业技术,并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中国家居领先地位。
      我国学者不仅人工合成了苏云金芽孢杆菌Bt杀虫蛋白cryLACryLA(C)及CryLB基因,还分离和克隆了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慈姑蛋白酶抑制剂、水稻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豌豆外源凝集素等不同类型的抗虫基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多种单位基因(Bt或CpTI和双价基因的高效表达载体,通过土壤杆菌介导法等转基因方法成功地突破了棉花遗传转化的瓶颈。我国已在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有抗虫转基因棉花的国家。
    我国自行分离的粪产碱菌是继国际上肺炎克氏杆菌和巴西固氮螺学研究及水稻耐氨工程菌的构建及大田应用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计算机模拟和抗菌肽构效关系的分析,设计合成ShivaA、CecropinB、WHD等抗菌肽基因,并导入了我国7个马铃薯主栽品种(系)获得1043个转基因株系,从中筛选出134个株系,比起始品种的抗青枯病性能提高1-3级,其相对病情指数分别比起始品种米拉降低21%-40%(抗性提高一级)、41%-70%(提高2级)及70%以来(提高3级)。抗青枯病转基因马铃薯株系的选育成功是我国继抗TMV、CMV病毒转基因烟草成功后,我国在农作物转基因方面的重大突破。
    生态建设 改善农业环境
      目前全国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县、乡、村已有2000个,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生态农业建设面积有1亿多亩,占全国耕地面积7%左右。已有7个生态农业示范点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五百佳"称号。据统计,农业生态建设试点普遍获得了五个方面的增和:一是粮食总产稳步增长,年均增长率为8.42%;二是农业总产值均增长率为7.9%,超过全国同期一点九个百分点;三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林、牧、渔和乡镇企业都大发展;四是种植业产值提高了63%,年均增长率达到10.3%;五是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年均为18.4%。
    丰收计划十二年 米袋菜篮沉甸甸
      农业部从1987年开始组织实施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把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成果、新技术组装配套,因地制宜地大面积、大范围推广应用,促进农牧渔业增产增质增收。
    资金投入是实施丰收计划的保证。丰收计划为农业科技工作者与亿万农民之间架起了一座金桥,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新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和农民群众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最重要的一条是资金到位。丰收计划实施期间,国家财政状况尚未得到根本好转,但中央财政对丰收计划投入仍然是逐年增加的。1987年丰收计划刚刚设立时,每年只有2000万元,1990年增至3000万元,1994年增至5000万元,1996年起又增至5500万元。10年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3.35亿元。地方各级政府共配套资金40多亿元,中央投入和地方投入比为1:12。
      丰收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共完成农牧渔业技术推广项目257项类,技术推广面积近13亿亩,共新增粮食300亿公斤,皮棉8亿公斤,新增产值400多亿元。培训科技人员90万人次,培训农民近2亿人次。10年来,丰收计划显示了科技兴农的巨大威力,为丰富城乡人民的"米袋子"、"菜蓝子"立下汗马功劳。
    丰收计划综合效益情况
      中央和地方财政投资44亿元
      推广各类作物面积13亿亩
      科学饲养家禽4亿多头(只)
      水产品科学养殖560万亩
      增产粮食300亿公斤
      增产油料37亿公斤
      新增产值400亿元
      投入产出比1:8
    开发黄淮海 30亿元效益滚滚来
      获得国家农业科技特等奖的黄淮海平原开发项目是由200个科研单位1000余名科技人员联合攻关取得的,它解决了千百年来半湿润了风气候区旱、涝、盐、碱、咸交叉危害这一严重困扰农业生产发展的问题。建立了21万亩的综合治理试验区10个,形成示范区270万亩;共推广重大科技成果67项,推广面积9600万亩,获经济效益33.06亿元。
    杂交良种齐推广 五谷丰登粮满仓
      我国于1964年开始进行杂交水稻研究,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6年大面积推广应用,截至1998年,全国累计应用面积2.5亿公顷,增产粮食达3亿多吨。
    1983年玉米杂交种"中单2号"种植面积达2629万亩,截至1996年累计推广面积为5亿多亩,共增产玉米225亿公斤,是我国应用面积最大、利用时间最长的玉米杂交种。
    "扬麦158"是国家"八五"科技攻关的重大成果。累计种植面积8515万亩,增产粮食66.04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53.26亿元。
    构筑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
      建国以来,农业教育发展较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农业教育在改革和建设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初步建成了高、中、初等三个层次,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农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高等农业院校由1949年的48所发展到1978年的55所,目前已有高等农业院校62所,农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得到迅速的发展壮大,专职教师由1949年的不足1000人,发展到1978年的15067人和1998年的24794人。高等农业院校现有博士点154个、硕士点646个、博士后流动站21个,国家重点学科23个,部级重点学科26个,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3个、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44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5个。有8个农业院校通过了"211工程"预审。基本立足国内培养农科高层次人才的条件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
      农业部从1996年开始,在全国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1200多个县开展了这项工作,参加培训人数多达1000多万,并有近300万农民取得了"绿色证书",有一大批"绿色证书"学员成了种养专业户,致富带头人。
    地膜覆盖带来栽培革命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提高地温、保水、保持土壤疏松、提高肥效等各种功能,能为各种作物造成最佳栽培条件。自1978年开始推广应用地膜栽培技术后,广泛应用于粮、棉、瓜、菜、糖、烟等40多种作物,普遍增产30%-50%,高者达一倍以上,深受广大农民欢迎。1993年至1996年四年间累计覆盖面积达3.35亿亩,每年新增推广面积1286万亩。共计增产各种农产品1亿吨,按1991年农产品综合平均价计算,共增产值1112.12亿元,农业增加纯收入971.65亿元。
    黑白花奶牛振兴我国奶业
      1972年开始实施全国联合育种。选育过程中,推广应用了冷冻精液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动物模型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动物模型BLUP)等先进技术和奶牛饲养标准、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推行了良种登记制度和中国荷斯坦奶牛群改良方案。经过20多年的选育,牛头数已从7.3万头发展到105.5万头,每头牛平均年产奶量从3335公斤提高到4450公斤,成年母牛数占全国各类乳用成年母牛数的2/3,总产奶量占同期全国牛奶产量的5/6。(摘自《农民日报》19990923)


作者声明: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同意中国人人网发表此作品,同意中国人人网向其他媒体推荐此作品。未经中国人人网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一旦传统媒体决定刊用,中国人人网及时通知我。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
【编者按】(注:转载除外)


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 发表您的评论
没有评论信息

  友情连接 关于人人 加盟人人 联系人人 人人广告 人人招聘 人人导航 人人未来  

人人文学网
网址:http://www.cnrr.cn 电子邮箱:253581255@qq.com
总部电话:010-51656981   QQ:253581255
版权所有: 华夏网·中国人人网

人人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