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文章内容


人文学家的迟缓 科学家的胜利


作者:刘利民   时间:2004-10-9   阅读1042次

     1959年,英国科学家和文学家C·P·斯诺在《两种文化》一书中将人类文化的承载者归结为两类:第一类以人文学家为代表,主要包括作家和社会学家;另外一类则以科学家为代表,主要是指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根据当时人文科学与技术科学相疏离甚至相互排斥的状况,他鲜明地指出“在人文学家和科学家,主要是物理学家之间的冲突是存在的”。在对自己的“两种文化”观进行了“再次审视”和思索之后,1961年,C·P·斯诺又提出了“第三种文化”的概念,并且乐观地预言“这种文化将在人文学者和科学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且“人文学者会主动地与科学家沟通”。1991年,布罗克曼发表的题为《崛起的第三种文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最终导致了4年之后《第三种文化:超越科学革命》一书的问世。布罗克以博大的气势宣称,“第三种文化”不仅立足于科学革命,而且要“超越科学革命”!
   
      “第三种文化”发轫的历史还很短,要确切地给“第三种文化”下一个完整的定义时还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可以对“第三种文化”做这样理解:它是一大批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卓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家,用浅显通俗的语言、以文学的形式将科学领域最前沿的成果介绍给公众,以达到培养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目的。
   
      “第三种文化”所叙述的都是当今科技领域最前沿的理论和发现,在这个意义上讲,“第三种文化”又被称为“高级科普图书”。美国布罗曼出版公司组织编写的、在西方颇有影响的《科学大师佳作系列》第一辑12本和第二辑10本中所涉及的都是宇宙的起源、人类的进化、计算机技术、生物学等方面的内容。近年来,屡屡见诸西方报端的分子生物学、人工智能、人工生命、混沌理论、神经网络、大爆炸、克隆技术、纳米制造技术、盖亚假说等也都是“第三种文化”所关注的对象。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推动》可以说是“第三种文化”的扛鼎之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个生物学家观察者的手记》、《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好一个神奇莫测的世界!
   
      “第三种文化”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语言上的浅显和通俗。阿·热在《可怕的对称》一书中说:“她(阿·热的妻子)是我的第一个读者和严格批评者,只要她说‘这我看不懂’,我就得回去重写。”
   
      为了确保外行人也能读懂此书,阿·热让“一个心理学家,一个学艺术史的学生,一个律师和两个建筑师分别读了手稿的各个部分”。由此可见,为了使作品通俗易懂,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读者的需求,“第三种文化”的传播者们确实煞费苦心!正因如此,《可怕的对称》才赢得了高度的评价。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说:“《可怕的对称》用畅晓生动的语言叙述了现代物理学的成就和当代物理学家的故事,它把‘可怕的’对称问题谈得简洁易懂,正如能把刚烈的老虎驯服得生气勃勃而富有人情味一样。精彩地解释了巨大的成就。”
   
      和斯诺的预言相反,在“第三种文化”的发展中,人文学者并没有“主动地与科学家沟通”。相反,倒是一大批自然科学家一马当先,勇敢地担负起了这种责任。他们绕过了新闻媒体,尽力以一般文化人所能接受的观点来解释深奥的科学理论和科技成果,显示了科学家关注人类、服务社会的良知和热情。美国科普泰斗易萨克·艾斯姆伍对此曾有过精当的总结:“只要科学家担负起交流的责任-对自己干的那一行尽可能简明,并尽可能多地加以解释,而非科学家也乐于洗耳恭听,那么两者之间的鸿沟便有可能消除。”
   
      普利高津、霍金、马古利斯等一大批站在自然科学前沿的大师们以他们敏锐的创造力、丰富的想像力和扎实的文学功底把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平白如话的语言介绍给平民百姓,使他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凭借有限的知识基础,最大限度地了解当代科技前沿的发展概况,这对社会的昌明进步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去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华裔科学家朱棣文来华访问时说,美国政府也在鼓励知名科学家向公众宣传科学知识,特别是对美国国会议员。
   
      与传统意义上的科普作品不同,“第三种文化”不满足于科学现象的描述和解释,它更侧重于思维方式和方法的揭示,更关注科学思想的启蒙和科学精神的张扬,揭示如英国著名物理学家Roger Penrose指出的,科学真理“蕴涵着美、真实和一种使之具有启示力量的自明品质。”这正是“第三种文化”“超越科学革命”的题中之意。《科学美国人》杂志资深撰稿人,曾经以《科学的终结》一书引起轩然大波的John Horgan这样说:“科学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批评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们力所难及的。”他进一步指出:“科学能给出关于事物本质的更为可靠的见解,使我们更有奔头。”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在策划《科学大师佳作系列》时乐观地预言:“我将这项计划视为向这个世界撒下了一张网,它捕获的将是我们这颗行星的下一代思想家和科学家。”
   
      “第三种文化”注重作品的文学性,这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阿·热在《可怕的对称》中曾引用A·布勒的打油诗来解释时间的相对性:
   
      妙龄少女叫明亮
   
      脚步轻盈快胜光
   
      “爱氏”幽径匆匆闯
   
      今朝才辞夫君去
   
      昨夜归来会情郎
   
      当然,按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离开之前返回是不可能的,充其量也只能像光子一样,返回时间和出发时的时间是一样的,但这滑稽荒诞的描述,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人无限的遐想。诸如此类的情形,在“第三种文化”中俯拾皆是,这是“第三种文化”引起强烈共鸣的重要原因。美国著名的进化论者、古生物学家、科学史学家S·J·构尔德发表在《自然史》杂志上的文章,用随笔的形式向人们讲述了自然现象引起的思考,文笔清新优美,充满了对自然、人类、文学、艺术和哲学的真挚的爱,被人称之为“科学散文”,早在80年代中期就受到了我国著名学者王佐良的高度评价。
   
      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持续、全面进步中的力量,必须首先实现“人的科学化”,这是“第三种文化”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和历史背景。


作者声明: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同意中国人人网发表此作品,同意中国人人网向其他媒体推荐此作品。未经中国人人网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一旦传统媒体决定刊用,中国人人网及时通知我。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
【编者按】(注:转载除外)


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 发表您的评论
没有评论信息

  友情连接 关于人人 加盟人人 联系人人 人人广告 人人招聘 人人导航 人人未来  

人人文学网
网址:http://www.cnrr.cn 电子邮箱:253581255@qq.com
总部电话:010-51656981 QQ:253581255
版权所有: 华夏网·中国人人网

人人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