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高考 >> 文章内容


春宫八景与中日文化孽缘(上)


时间:2005-1-24   阅读1346次

     近闻一位日本画家说,眼下的日本美术界,无人画水墨.言外之意,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已流逝殆尽.明治维新以前,照搬中国水墨画的日本“墨绘”是其国粹,明治维新以后,西洋油画渐成日本画坛盟主,而现在则是西式观念艺术的天下,水墨画早已无人关注。但是,个关注,并不等于不存在。毋庸置疑,中国美术对日本美术之审美观和艺术样式的确立与发展,产生过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并已植入日本艺术家之审美思维的深层。
   
      中国古代绘画对日本传统绘画的影响,有两个直接的途径,一是日本画家到中国学艺,二是中国画家到日本传授。就前者而言,室叮时代日本最著名的水墨画家雪舟,曾随遣明使到中国访学,他崇尚南宋文人画,而这在明朝业已过去,于是,他最终带了一身浙派画风返国。就后者而言,1986年,在美国堪萨斯大学的斯宾塞美术馆,举办过一次人型的中国旅日画家作品展,展出了1600年~1900年中国画家在日本的创作。虽然都是些名不见经传的二流画家,但正是他们及其先行者,将中国艺术的真谛,尤其是文人画的精髓,带到了日本,使之成为日本绘画的范本。
   
      其实,即便是最具日本民族特征的浮世绘版画,也受到了中国艺术的影响。印刷术是中国的发明,流传到现今的中国古代版画,最早者有南宋的商家招贴。有明一代,小说兴起,绣像插图流行,这些图书后来东渡扶桑,与浮世绘一拍即合。无论是《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还是《三国演义》里的各路英雄,都是日本画家笔下常见的题材。除了英雄好汉,日本人也很世俗,《金瓶梅》,《肉蒲团》的插图本。很受日本画家的青睐.那时日本个也正好流讨淫书,枕边书更是嫁妆中个不可或缺者,恰如小国新娘的“压箱底”,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性教育读本,也是避邪之物,其功能更有诗经八六义中的起兴。
   
      中国淫书的插图,当然是春宫画的一种。春者,春情也;宫者,皇宫也。日本浮世绘的春宫画,以其通俗而面向下层平民,口语称“春画”,少了一个“宫”字。足见其世俗色彩。中国的穿宫画可以追溯到汉砖,甚至追溯到先秦墓葬,均与朝延有瓜葛,只是到了明末,春宫画才与平民有了更广泛的沟通,并达于其艺术样式的顶峰。这时期是日本的江户前夜,当明代插图小说传过去时,浮世绘画家们如获至宝。在浮世绘的风景画、戏剧画,美人画三大类中,美人画多半都是春画。江户时期浮世绘的几大名家,如奥村政信、铃木春信、喜多川歌摩、葛饰北斋、安东广重等,几乎个个都是春画高手。一说起浮世绘的穿画,人们就会想到歌摩和北斋,前者优美、妖冶,后秆邪媚,狂野,他们将日本春画推向了极致,臾成为大和人之性变志的注脚,然而,我看重的却是铃木春信,这不仅是因为他的春画优雅蛋婉,而且更因为他的春画以“见立绘”为特点,向我们提示了中国绘化对日本春画的影响。
   
      “见立绘”并不是日本艺术的一个专门术语,在普通的日语词典中,也没有这个词。但“见立”却是江户时期日本画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构思方式,即参照的人画意或图式来进行新的创造,并指涉前人作品。日本美术史学家早川闻多用“见立绘“来讨论铃木春信,指出画中暗藏的视觉渊源,乃是中国古典绘画的构思和布局。这有点像前几年后现代主义理沦所讲的“挪用”和“戏拟”之法.因此,“见立绘”或可译为“典故画”、“指涉画”。
   
      铃木春信之生年生地均不详,人概是1720年中期,生于江户(今日东京)或京都,逝于1770年,活了46岁。可以确定的是,春信早年在京都学艺,练习浮世绘的制作,江户时期的浮世绘,主要出自户,大阪、京都三地,春信的创作盛期,是其生命的最后10年,那时他已从京都回到江户,俨然江户名家。他对日本美术史的最大贡献,首先是发展了“江户绘”,通称“锦绘”的画种,即我们后来所说的套色木刻,这改变了江户前期浮世绘之色彩的原始和单调,并使江户因此而在三地鼎立的艺术界成为魁首。铃木春信的锦绘在江户供不应求,于是很多画家模仿他,在他死后还有大量伪托其名的赝品出现。春信的第二个贡献是发展了“见立绘”,他以中国古诗的“用事”方法,在画中暗藏典故。尽管铃木春信不是创作“见立绘”的第一人,但他的实践,却使这种方式愈趋成熟。由于怀旧心绪,春信倾情于过去个平安朝时期的优雅文化,他在往日的和歌中追寻诗的意境,并将追寻的目光移向中国艺术。看他笔下的美人,纤腰婷婷、步履款款。其画之运笔也如行云流水一般,婉约雅致,观者无不为之动情。这种美人造型、这种用线用意、这种略显伤感的情思,据美术史学家们号考证,均是来自中国明代著名人物画家仇英的仕女图。
   
      铃木春信的著名春画,主要有三组,《风流艳色小豆人》、《风流闺室八景》及《荡女鉴镜图》.第一组共24副,讲一个吃了长生不老神药的人,变成蚕豆般大小,出去看世界的故事。他像是古罗马变形记中的男主角,常躲在别人的窗前门边、藏在床头桌下,偷看男女情欢。以此学习做爱之道,第二组共8幅,因涉及到一组类似的《闲室八景》,应算16幅,下面将会详述。第三组33副,以艳情的中国古诗和日本汉诗为典故,描绘男女调情与撮合。
   
      铃木春信的春画,并不满足于肤浅的色情目的的,他推崇古典,要通过春画的古典,来发掘平凡生活中高雅恶毒方面,要在世俗艺术中求取古典美,对江户时期的日本画家来说,有助于此的典故,可在中国诗画里寻获。在引(闺室八景》和《风流闺室八景》中,铃木春信采用的典故,是中国宋代的水墨长卷《萧湘八景》。
   
      萧湘八景是萧湘地区的八处著名风景,这既是八种景观。也是观照萧湘风景的八种方式,八个角度。最早记载绘画中《萧湘八景》的,是北沈沈括的《梦溪笔谈》:“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萧湘夜雨’,‘烟诗晚钟’、‘渔村夕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
   
      宋迪的《萧湘八景》,在日本颇富影响,而影响日本绘画的萧湘图,并不止一家,其中流传较广者,还有南宋禅僧画家牧溪的《潞洲八景图》。曾读到旅日学人周阅女士的文章《萧湘八景在东瀛》,说牧溪的《萧湘八景图》中,现在仍有4幅分别收藏于东京的富山纪念馆、根津美术馆,京都的国立博物院和出光美术馆,另4副惜已人传。牧溪在中国美术史上并非十分重要的大画家,但他的画却在日本美术界亨有盛名,其《松猿图》对日本禅画尤有影响。
   
      在日本东京的静嘉堂美术馆,还收藏有南宋的另一长卷《萧湘八景》,作者夏洼,据早川闻多考证,夏洼的这组萧湘八景,即是铃木春信《闺室八景》和《风流闺室八景》的典出之处。
   
      就日本艺术与中国艺术的借鉴承传之关系来说,春信用典究竟是出自牧溪还是夏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立意、图式和画面的通盘设计,均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而义以日本的现世生活为题才,有隐喻的考虑,这是“见立绘”的要旨。若用时髦的学术术晤来说,春信在其作品中巧妙设置符号的方式(encoding),是受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而他对观众解读其作品之图像符号(decoding)的预期,也是受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如寄托和禅悟等。
   
      《萧湘八景》第一幅“平沙落雁”是个典型的图像符号。要解读这个符号,话题就得回到诗人杜莆,美同学者阿尔弗雷达·莫克(Alfrda Murck),写有《萧湘八景与北宋的流放文化》一文,认为萧湘八景所暗含的,是被逐文人的不满。杜莆晚年流落到萧湘,孤身一人,贫病交加,在萧瑟的秋风中,似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其时所写的归雁诗充满了凄凉之意,宋迪在其《萧湘八景》的《平沙落雁》中,描摩了杜莆的哀情。后来中国文人的同题山水画,也都沿袭了这条哀怨的路子。杜莆的诗,其诗眼是以失群的“落雁”自比,而“平沙”则暗涉三国时期的孔明,盖因孔明在长沙之平沙上作八阵图。我们还记得,杜甫曾在《蜀相》诗中为诸甸亮的壮志未酬大鸣个平:“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们满襟。”不难看出,这多少都有些自比自况。
   
      铃木春信的画中,究竟有多少不平之意,我们不得而知,但他深情“平沙”与“落雁”的象征、寓怠、寄托,并从浮世人生的角度,将杜甫的“悲世”一变而为江户的“欢世”,将人生的尽头,变成人生的开端,这或许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浮世者,短暂享乐之世也。
   
      在牧溪的横幅《平沙落雁》中,远方有依稀可见的大雁,近处另有4只大雁,与水上落霞相呼应。夏洼的画是立幅。景分三层,远景为长空行云,中景有隐隐山林,近景是江岸孤松。在中景与近景之间。萧湘二水汇于洞庭,一行大雁沿江拖俪远去,寻找歇脚的江锗,队尾似有落伍者,让人想起宋末词人张炎的“孤雁”名句:“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有趣的是,夏洼的画和张炎的词,都代表了中国文化在南宋末年走向高度精致的特点,这是中国问人在忘国之际,独善其身的表现。如果说“夏半边”的画是南宋半壁江山的哀歌,那么,“张孤雁”的词就是元初宋遗民的绝唱,正是这样的天鹅之歌,将古典艺术推向了美的极致。

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 发表您的评论
没有评论信息

  友情连接 关于人人 加盟人人 联系人人 人人广告 人人招聘 人人导航 人人未来  

人人文学网
网址:http://www.cnrr.cn 电子邮箱:253581255@qq.com
总部电话:010-51656981 QQ:253581255
版权所有: 华夏网·中国人人网

人人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