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高考 >> 文章内容


毕加索


时间:2005-3-19   阅读625次

     毕加索(Pable Picasso 1881-1973)
   
      1881年10月25日,巴勃罗、毕加索生于西班牙南部海岸的马拉加。父亲名叫布拉斯科,母亲洛斯佩斯,巴勃罗是他们的第1个孩子,也是唯一的儿子。马勃罗的大妹妹名洛拉,小妹妹康姬塔未成年夭折。据说巴勃罗在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喜欢绘画,他会说的第一名话是"铅笔"。
   
      父亲布拉斯科开始是马拉加美术馆的管理员,他喜好绘画,长于画鸽子,是个斗牛迷。每周父亲都要带着巴勃罗去看头斗牛,边看边为独生子讲解斗牛中的每个细节。因此,斗牛就成了巴勃罗童年时代画画的题材。在他8、9岁时画的第一幅油画,就是一位斗牛士。这一家人所住的房子,面对着一个绿茵广场,白色的鸽子或飞翔于天空,或追逐于草地。在斧头的指点下,巴勃罗经过缌地观察,鸽子马成了他画作的主要题材。
   
      1891年,父亲奉调到了西班牙西北部,大西洋北岩的港口--科鲁纳,就职于当地的县立美术学校。全家人随之迁移到了科鲁纳。巴勃罗在那里一边就读于加尔达中学,一边成了父亲所在美术学校的学生,开始接受正规的艺术教育,具有极高艺术天赋的巴勃罗,绘画技术彼此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不久,父亲已经允许独生子在自己画鸽子的时候,在画面上添加几笔。 从保存下来的1892-1894年巴勃罗的素描看,他在观察和理解人物方面,已经显示出了早熟的才能。
   
      1894年,巴勃罗13岁时,在他写给马拉加亲戚的信中,就开始用漫画来介绍科鲁纳的风土人情。这一年,父亲为他举办了个人画展。
   
      1891年,父亲被任命为巴塞罗那路加美术学校物体素描课的教员。全家一起迁到了巴塞罗那。同年,巴勃罗考入了路加美校。这一年中,他创作了《老渔夫》,画中的渔夫是典型的马拉加渔民的形象,技法是写实的,色调厚重,协调。1896年,斧头为他租下了一间小阁楼,作为独立的画室。在这里,他创作的《初次圣体》(图1)(注:"圣体"为基督教的圣事之一,天主教,东正教称"弥撒",新教称"圣餐")曾在巴塞罗那市举办的展览会上展出。
   
      1897年,他完成的油画《科学与仁慈》(图2),入选在马德里举行的全国美展。这一年中,巴勃罗考入了马德里的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由于对学院式的教学十分不满,几乎没有去听课。因为是只身一人在马德里,举目无亲,无聊之际除去泡咖啡馆,逛妓院外,也常常去羔拉多美术馆,前辈西班牙美术大师格列科(1541-1614)、委拉斯开支(1599-1666)的作品,使他倾倒,他还临摹了戈雅(1746-1828)的作品,自己也作了一些生活素描。总起来说,在这个时期,巴勃罗经常陷于孤独、贫困之中,精神状态不佳,情绪不定。
   
      1899年,毕加索借用了一位艺术家的兄弟的工作室,来进行创作。这时为他多幅肖像画作模特的,就是小他3岁的妹妹洛拉。《洛拉肖像》(图3)是其中的一幅。在这一年中,他开始和这里的许多艺术家,知识分子交往,成了当地1897年开业的"四猫咖啡馆"的常客,和备受瞩目的人物。这个咖啡馆是一个文化界人士、艺术家聚会的场所,毕加索经常在这里为朋友们画像,由于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出众的表达能力,简单的线条就可以勾勒出每个人的牲,使得大家深为叹服。在这里,毕加索广泛地接触到了当时浒的艺术思潮,如象征主义、印象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等,与此同时他也广泛地接触了社会的下层、并深入地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在他留下的厚厚的笔记本中,画满了这个时期的草图,其中包括充满着稚气的打斗情景,士兵的姿态等等。1900年2月,毕加索在这里举行了他在巴塞罗那的首次画展,展出了在"四猫咖啡馆"中为朋友们所作的肖像画50多幅,其中还有参加了当年在巴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西班牙馆展出的那幅。《最后时刻》,这是一幅描绘牧师来到临终前一位女人身边情景的油画,不了这次展出,毕加索到了巴黎。
   
      1900年,毕加索在巴黎创作的第1幅重要的作品是《烤饼的作坊》。画面上是一间阴暗由煤气灯照明的大房间,里面有头戴高帽的男人,有陪舞的卖淫女,此外就是或站或坐的人。在巴黎逗留的两个月当中,他参观了第5次万国博览会,以及卢浮宫美术馆。在当地的咖啡馆等场所,他结识了一些艺术家。在这里,他接触到了法国艺术的最新发展,诸如印象派、纳比派,以及凡`高、高庚等人的作品。这些都为他开阔了视野。
   
      此后的4年当中,由于毕加索还不能自己完全独立生活,4次去巴黎都不能久留,而是往来于巴黎、巴塞罗那与马德里之间。1901-1904年,也是他开始逐渐脱离家庭、自己独立发展的时期。从他的绘画艺术发方面来说,这一阶段后来被称为"兰色时期"。因为在这个时期里,他在继承西班牙着重运用单色的画风的同时,其作品的主要色调是低沉的兰色。作品中描绘的对象主要是乞丐、残疾人、妓女及一些流浪者。基于这个时期画尚未作好完全独立生活的准备,生活清苦,情绪忧郁,处境不妙,因而作品中透露出的气息悲怆的。这一点从1901年初到年末的3自画像的形象对比中,也可以反映出来。
   
      1901年春,毕加索到巴黎不久,在其自画像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位系着鲜艳的领带、用浅色块突出面部的年轻人,悠闲的表情中,露出一丝自信、傲然。笔触比较浓厚、自由。两个月后的第2自画像,虽然笔触依然大胆,散漫,而色彩已趋向阴晦,人物的背景暗淡,头部上面的光晕是常常的兰色。当进入寒冷的冬季,在12月的自画像中,毕加索身着一件深色的旧大衣,下陷的双颊、与年龄很不相称的苍老,隐含在傲气后面的是伤感与无助。
   
      自此,毕加索的创作开始步入了所谓的"兰色时期",它一直持续到1905年。这一时期的作品有《兰色的屋子》(图8)、《弹吉它的老人》(图15)、《蹲着的女人》(1900年)、《盲人的饭食》(1903年)、《犹太老人与男孩》等。
   
      1904年,毕加索决定离开西班牙,在巴黎定居。在旅馆中捷身一个短时间之后,4月的一天住进了位于蒙马特区的一间破旧房子,由于它犹如风雨飘摇中拴在岸边的"洗衣船",因而被戏称为"洗濯船"。从这时开始,画家作品中的色调逐步为柔和的黄、褐、粉红所占据人物也由年轻、漂亮的马戏演员、街头歌手,代替了瘦弱的乞丐、失明的盲人。人物的表情虽未摆脱孤独、郁闷,但已不是绝望。色调也随之趋淡。代表作品如《街头艺人之家》(图18)、《二裸妇》(图22)、《丑角一家与猴子》(图17)等。随着这些作品的问世,画家的创作进入了所谓的《粉红色时期》,又称"玫瑰色时期"。上述创作中的变化,可能与画家移居到巴黎后,与漂亮的费尔南德 奥丽维埃相遇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这位女人进入了毕加索的生活,使画家摆脱了孤寂的处境,赋予了画家以灵感,从而影响到画家的画风变为柔和。比如画作中开始出现了年轻的母亲怀抱着婴儿的画面。他所创作的《带花环的圣母》,是一幅身处花丛中的圣母圣子像。就连1904年两幅自画像,也比1901-1903年间所作的任何一幅自画像都来的年轻、自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画家处境,特别是心境方面的变化。
   
      1904-1904年,毕加索与年轻的象征主义诗人阿波利奈尔相识。诗人是一位无依无靠的外来者,也有与母爱离别的痛楚,其举与个性方面又与画家相似,因此促成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不久,诗人就成了画家作品的阐释人,二人的关系遂更为密切。若干年后,当毕加索弥留之际,还一次再次地呼唤着这位诗人的名字。
   
      此后近十年当中,毕加索对艺术作出了他重要的贡献,粉红色时期的一些杰作,心脏立体派的创立,都出现在这一时期。
   
      在非洲黑人雕塑的影响下,和塞尚的名言、即"在自然界的一切,自己成为类似圆球、立锥体、圆柱形"的启示下,为了突破传统绘画画面所受到的时间、窨的局限,毕加索开始在新的绘画表现方法方面进行了探索,他摆脱了文艺复兴以来的绘画传统、抛弃了续编的透视法,不为时空所限地将描绘对象的自然形体概括为几何形体,加以分解,再从不同角度、层次上将它们结合起来,用以表述描绘的对象,从而在平面上创造出了三度、四度空间的效果。这种被称为"立体主义"(也称"立方主义")的理念的出现,立即为绘画艺术开辟了一息新天地。立体主义作品要求读者不仅要从礼堂上去世感受,更要从理性、观念上去理解。在毕加索看来画家的职责不应只借助具体物象反映世界,而应创造出抽象的东西来表现世界。关于立体主义本身,毕加索说"主要是描绘形式的一种艺术,当形式实现后,艺术便在形式中存在下去。1906-1907年,毕加索创作的〈亚威农的女人们〉(图24),既是立体主义的处女作,又可以说是立体主义代表作,因为从形式上,及其所运用的基本语言,都为后来的立体主义作品打下了基础。1910年,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已趋成熟,当时为他的画商朋友卡恩威勒所画的肖像,是成熟期的代表作。
   
      1907年,当布拉克看到了《亚威农的女人们》之后,开始深为震惊。经阿波利奈尔的介绍,这位诺曼底的青年画家与毕加索见面后,不久,二人就携起了手,共同致力于发展立体主义。他们彩的是综合或叫做全盛的方法来构成图画中的形象,即平滑的与粗糙的表面互相为用,有时还将一些非绘画性的材料、色纸、字纸,贴在画面上,与几何图形结合,以增加构图的变化、加强效果。这就是所谓的"综合立体主义"技法。为了与前期的立体主义相区别,前者被称为"分析的立体主义"。综合立体主义技法事实上也是拚贴技法的继承发展。1911-1912年毕加索创作的《有藤椅的静物》,就是由油画与粘贴印有藤椅纹路的油布所构成。
   
      1914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毕加索的亲密友人布拉克、阿波利奈尔相继参军,从这时起到二十年代初,画家的画风又出现了变化,在他公开创作中的油画,继续沿用立体主义画法,与此同时,他又以真实再现的古典风格,运用完美的线条,创作了一批未发表的作品,这些作品上的签名是"安格雷斯克"。这可能是出于对法国古典主义画派最后的代表画家安格尔(1780-1867)的仰慕。这些画作中包括一些肖像画,及一系列自画像。此外,还有一些具象的静物画。这当中于1915年为他的早期代理商商沃拉尔所画的铅笔画〈沃拉尔肖像〉,堪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
   
      二十年代中期起,毕加索的绘画风格,又转向了超现实主义。其明显的迹象可从〈三个舞女〉(图33)中看到,这幅油画中描绘的是在一个侧面男人形象和户外蓝天的背景中,三个被拉长、变形的女人在跳跃。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创作的〈扶手椅中的女人〉,描绘的是一个精神变态的、畸形的女人。这可能与他的妻子奥尔加日益恶化的身体,及妻子对他失去理智的攻击、折磨有关。1930年创作的〈坐着沐浴的人〉,画中是一个被变形、扭曲的超现实人物,一副生物状的骨架形象,暗示了奥尔加的病症更加恶化。
   
      三十年代初,毕加索和女模特沃尔特及女摄影师的不正当关系,影响了他的绘画活动。这期间他的画作中,留下了她们的形象,有名的作品如《镜前少女》(图38)、《哭泣的女人》(1937)。在三十年代的西班牙内战时期,毕加索坚定地站在人民阵线一边,反对独裁的佛朗哥政权。1936年,在他担任共和政府任命的普拉多美术馆名誉馆长期间,为保护艺术珍品,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937年初,他创作了蚀刻画《佛朗哥的梦和谎言》。这是一级连环漫画式的版画,共有18个画面,另加一首隐晦的,丑化佛朗哥的题诗。画家通过出售这级画的复制品,将售款捐作共和政府的救济金,就在创作这组作品时,发生了"4月26日事件"。因此,这组画中的最后4个画面,与日后创作的《格尔尼卡》有着密切的联系。组画中的公牛在最后通牒的画面中,抵伤了象征佛朗哥的马形怪物。该组画被复制后,法国当局作为宣传品,用收音机将其散发到了佛朗哥占领区。
   
      在此前不久,毕加索曾受委托为普拉多美术馆创作一幅大型壁画,作为该年夏季在巴黎召开的万国博览会中西班牙馆的装饰画。在他还未构思的时候,发生了骇人听闻的"4月26日事件"。这就是德国法西斯的空军,悍然轰炸了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造成了和平居民的伤亡。当这一消息传到巴黎后,愤怒的毕加索怀着"对那把西班牙沉浸在痉与死亡的海洋中的好战集团的厌恶和鄙视",立即以这一事件为题材,只用了6个星期的时间,于6月5日创作完成了351*782厘米的巨幅壁画《格尔尼卡》(图41)。该画以后期立体主义语言表现了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鞭挞了法西斯。该画在巴黎亮相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938年,它还在挪威,英国,美国等进行了巡回展出。
   
      在德国占领法国期间,毕加索不向德国法西斯低头,不为利诱所动,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4年10月,他参加了法国共产党,表示以自己的绘画作为"抵抗和打击敌人的战斗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友人马克思、雅哥布在集中营的惨死,以及披露纳粹军人在集中营施暴的照片,激发了毕加索的义愤,他创作了大幅油画《尸骨收容所》(图48),用灰色调描绘了德国集中营内战浮的破碎尸体,揭露了法西斯的罪行。该画创作时间拉的很长,可惜中途被放弃,是一幅未完成的作品。
   
      从五十年代初开始,毕加索积极投身于保卫世界和平的运动,由他创作的有名的《和平鸽》,被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作为会标。1950年,他当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在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期间,他创作了反映美国侵略行径的《朝鲜的屠杀》(1951)。该画分为两面三刀部分:一部分是平原和一群进行射击的士兵,它象征的是美帝国主义和南朝鲜当局;另一部分是山区和一群遭受射击的无辜居民,它象征的是朝鲜人民。1952年,画家创作了两面三刀幅壁画《战争》与《和平》。前者画面上的战车与恶习神,由黑色 灵伴随,正在践 人类文明;后者反映的是人类的和平与幸福生活。这两幅作品的创作,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开始它们在罗马的毕加索画展上展出,后被移送到了瓦洛里的一个教堂里。
   
      1954年和1962年间,毕加索专心致志地对过去的一些艺术大师的作品进行了研究。1954年,他对德拉克洛瓦的《阿尔及尔的女人们》,临摹了15次。然后,运用了马蒂斯的手法,以明亮的色彩,改造了原作,对于人物和背景用立体主义技法作了处理。1957年中,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临摹了委拉斯开支的《宫 的侍女们》达45幅之多(图52),对其中的小公主情有独钟,从而再现了14次。对于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在1959年用素描手法临摹过4幅的基础上,1959年又作了一系列的素描,1962年又照原作创作了92幅素描。
   
      1958年,毕加索为设在巴黎 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部大厦创作了壁画《伊卡洛斯的坠落》。伊卡洛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不听从父亲的劝告,在飞离克里特岛时,坠入海中。由于画幅过大,77岁高龄的老画家将画面分割成40块,分块画好在现场拚接而成。
   
      1963年,在巴塞罗那旧市区中心,以毕加索命名的美术馆开馆。
   
      1971年,巴黎国立现代美术馆举办了毕加索诞生90周年回顾展。
   
      自从1972年起,毕加索由于感冒长期不愈,最终引起肺水肿,于1973年4月8日午前去世。
   
      毕加索作为法国现代画派的主要代表,是一位最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一直到去世前十年,虽已届八十高龄,但他依然站在艺术创新的前列。20世纪的艺术家,特别是西方艺术家。

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 发表您的评论
没有评论信息

  友情连接 关于人人 加盟人人 联系人人 人人广告 人人招聘 人人导航 人人未来  

人人文学网
网址:http://www.cnrr.cn 电子邮箱:253581255@qq.com
总部电话:010-51656981 QQ:253581255
版权所有: 华夏网·中国人人网

人人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