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高考 >> 文章内容


经济建设需要艺术设计师


时间:2005-3-22   阅读1059次

     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一些综合大学注重学科齐全,纷纷加快艺术学科的发展步伐,普通高校也争上艺术类专业,在国内1300多所高校中,大约有80%以上的院校都设立了艺术类专业,其中艺术设计类专业又占了大多数。而从考生方面看,报考艺术类的考生年年激增,高考何缘“艺术热”?带着一些疑问,本刊记者走访了中国首位民艺学博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
   
      记者:潘院长,今年的艺术类招生持续升温,听说山东省艺术类高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10万大军处于临战状态,您认为造成高考“艺术热”的原因是什么?
   
      潘鲁生:据了解,今年山东省的艺术类考生达到94676人,近10万大军!其中美术类考生74703人,比去年增长了80%;美术类考生为34506人,比去年增长了116.5%。今年的美术类考生激增,是鉴于设计艺术类考生高速增长的态势。像我们工艺美院今年计划招生1750人,预计省内报名人数将达到全省美术类考生总数的三分之一,省外报名也不会低于这个数字。
      造成高考“艺术热”的原因很多,从社会发展的高度看,高考“艺术热”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文化艺术的繁荣,高等教育快速的发展,使艺术类特别是设计艺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有了更为广阔的就业选择。高考“艺术热”体现了当前社会对于艺术需求的一种态势,它是社会健康发展和经济繁荣的标志。
      就考生而言,艺术设计类专业比普通文理科专业的学费高出很多,但有相对稳定的就业渠道。艺术考生对文化课考分要求相对偏低,很多中学为了追求升学率,使一些文理科升学无望的学生转入“艺术班”。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造就了一年火似一年的艺术高考大军。
   
      记者:据有关机构的统计,全国艺术高考的招生录取人数已经超过土木工程、临床医学等热门专业,在所有专业中排第六位。同时,有些人士也担心艺术专业招生数量的过度膨胀会带来新的就业问题。对此您是怎么看?
   
      潘鲁生:我认为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艺术类考生太多,而是高校如何及时与社会需求接轨,面向市场,分层次办学,培养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人才;如何调整专业方向,突出专业优势,向应用性拓展,使培养目标向多层面转化。专业对口,学生素质好,他们就会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山东工艺美院今年招生总数和报考人数都突破了历史纪录,其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学科设置已广泛被社会接受。我院所开设的专业,涵盖了装潢设计、广告设计、环艺设计、数字艺术、装饰艺术、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诸多领域,都是跟人们生活和国民经济紧密相关的专业,大量的社会需求使设计艺术专业成为艺术类高考中的热门。
   
      我们一直强调招生的进口与就业的出口,强化学生创新精神、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教学中,注重技术与艺术、社会实践与专业优势的结合,注重发挥艺术设计学科群体和专业特色优势,坚持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如果毕业生走向社会不能适应从事相应的设计工作,我们就会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根据学科和社会的需求调整专业布局,满足社会对设计艺术人才不同层面的需求。
   
      记者:教育部今年首次允许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普通高等艺术院校自行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列其中。作为艺术类大学的校长,您如何看待和贯彻这一新政策?如何确保艺术高考和录取工作的公正性?
   
      潘鲁生:我们认为教育部出台的新政策进一步完善了艺术招生录取的制度,首先是尊重艺术教育规律的体现,非艺术类院校的艺术专业招生与独立设置的院校在政策上有了明确的区别,普通高校文化录取线改由生源所在地统一划定,有利于规范录取操作,确保生源整体质量。这样一来也有助于考生有针对性的选择报考相关院校。其次,我们认为学校所承担的责任大于自主权。这一政策敦促学校既要有更加规范的招考制度,又要有更加科学的录取办法。无论专业考试还是高考录取,都要在法律和制度的监督之下,应该说,学校的自主权与责任是共存的。
      在招生工作中,我们仍遵循以往所坚持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包括招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录取工作的全过程信息化;继续邀请有关媒体全程监督报道招生考试的重要环节,做到对媒体开放,实行新闻监督,加大考生对专业考试与录取的信任度,在招生管理和措施上做到公正、严谨、科学。
   
      我们主要采取了“六个相结合”的措施。一是命题聘请著名艺术院校专家与院内专家建立题库,试题采用题库抽题与专家当场出题相结合;二是在主考和监考人员安排上,采用聘请院外人员与院内专家相结合;三是阅卷采用人卷分离,分档打分,专家评分与电子计分相结合;四是统分工作采用计算机录入,两人两遍计分,避免差错,确保公正,做到程序准确与统计模式检查相结合;五是录取择优,网络操作。根据不同的专业,采用以文化分过线专业排队,或文化课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排队择优录取,艺术类录取与文理类录取方法相结合;六是规范招考,建章立制,严格程序,责任到人,依法治考。院纪检部门全程监督,做到招生管理与纪检制度相结合。
   
      记者:您一直强调专业优势和学科特色,培养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提出过“设计艺术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教育观点,能否请您谈一下这方面的新思路?
   
      潘鲁生:设计艺术类学生数量激增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今后的就业,在适度发展规模的情况下,学校的责任之一就是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调整教学结构,狠抓教学质量,让我们的学生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为目的。
   
      我们的指导思想可以归结为一点,就是“设计艺术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设计艺术教学要以人为本”。高等院校的发展,首先要有合理的定位,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高校的定位主要应该考虑学科的属性、结构及办学特色,就设计艺术学科而言,其发展必须考虑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我们一直强调设计艺术是应用性学科,应该直接为社会和经济建设服务,应该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动机”。所以,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为经济建设培养出合格的艺术设计师。

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 发表您的评论
没有评论信息

  友情连接 关于人人 加盟人人 联系人人 人人广告 人人招聘 人人导航 人人未来  

人人文学网
网址:http://www.cnrr.cn 电子邮箱:253581255@qq.com
总部电话:010-51656981 QQ:253581255
版权所有: 华夏网·中国人人网

人人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