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首 页

新 闻

教 育

学 习

文 学

人 才

文 化

艺 术

书 画

论 坛

大 赛

社 区

图 片

网 络

中 国

世 界

书 店

视 频

摄 影

健 康

生 活

旅 游

娱 乐

男 女

体 育

军 事

科 技

经 济
房 产
汽 车

通 信

商 城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艺术视点


文艺界呼唤原创


作者:萧苏    时间:2005-7-11   阅读1304次

     我们常讲,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继承和创新,就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同时,缺乏原创,也成了近年来各个艺术门类普遍面临的难题——图书出版界盲目“跟风”,流行乐坛老歌“翻唱”,影视剧拍摄“篡改”名著,戏剧舞台传统戏“当红”、剧目“移植”成风……基于此,有识之士一致呼吁,文艺界应当重视原创。
   
    别的姑且不论,单说戏剧舞台。据《解放日报》报道,眼下的上海戏剧舞台热闹非凡,隔三差五就有新作问世。但不少正在上演或即将排演的话剧、越剧等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原创”作品,而多是改变自某著名作家的作品。比如,此前观众看到的由王安忆获茅盾文学奖作品改编的话剧《长恨歌》,由老舍同名遗著改编的历史话剧《正红旗下》等,根据白先勇小说《玉卿嫂》改编的越剧也将亮相舞台……据说,今年申城戏剧舞台“改编”的作品就占了七成之多——名著改编热,由此可见一斑,而这也恰恰是“卖点”,想必不少观众是冲着名著之“名”,才走进剧场的。
   
    将某一文学名著或畅销书改编成影视或戏剧剧本,只要尊重原作者的著作权,也是导演和制片人获取好剧本的渠道之一,而据此拍成的优秀影视剧,会与原著相得益彰。但是,公众看到的更多的是不成功的改编甚至篡改,既违背了原著的精神,也倒了观众的胃口,费力不讨好。
   
    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些艺术门类缺乏自身的优秀原创剧本。那么,那些专业编剧都在忙什么?他们中的一些人可没闲着,一度充斥荧屏的“皇上”“格格”“太监”“武侠”“神医”和“黑老大”,多是其“呕心沥血”的“杰作”,一些导演、制片人就认这个,识相的编剧何乐而不为呢?对不起,您要是看腻了这些面孔,编剧们便找来名著重新“演绎”一番。当然,棍子也不能都打在编剧身上,编剧中的“腕儿”除外,创作的艰辛、报酬的相对较低、竞争的激烈等,严重制约着许多编剧的创作积极性。为此,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一些提升文化原创力的措施,重点资助那些有潜力的原创作者和两个效益俱佳的原创作品……
   
    创新,是文化艺术繁荣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悠久灿烂的文化以及闪烁其中的名著佳作,毕竟属于前人的创造,当代的文化艺术工作者无疑要从中汲取养分,但更应当发挥聪明才智,创作出更多“叫得响、立得住”,能传之于世的文学艺术经典之作。


作者声明: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同意中国人人网发表此作品,同意中国人人网向其他媒体推荐此作品。未经中国人人网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一旦传统媒体决定刊用,中国人人网及时通知我。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
【编者按】(注:转载除外)


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 发表您的评论
没有评论信息

  友情连接 关于人人 加盟人人 联系人人 人人广告 人人招聘 人人导航 人人未来  

人人文学网
网址:http://www.cnrr.cn 电子邮箱:253581255@qq.com
总部电话:010-51656981   QQ:253581255
版权所有: 华夏网·中国人人网

人人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