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首 页

新 闻

教 育

学 习

文 学

人 才

文 化

艺 术

书 画

论 坛

大 赛

社 区

图 片

网 络

中 国

世 界

书 店

视 频

摄 影

健 康

生 活

旅 游

娱 乐

男 女

体 育

军 事

科 技

经 济
房 产
汽 车

通 信

商 城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东方艺术


厚古不薄今 取法今人:追求更高境界的过渡手段


来源:美术报   作者:谷国伟   时间:2009-5-2   阅读943次

     参加一些大型展览或者翻看一些大展作品集,不难发现有许多作者的取法直接嫁接当代一些有创作实力的书家。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说这是学某某某的,这种方法实在不可取;有人说这个作者实在没有出息,这样一直走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也有人说某某某的作品实在不错,为什么不能学。基于种种评说,这种直接学习今人的方法是否可取?
    我认为,这种方法非常可取,但是一定要慎重,要做到厚古而不薄今。
   
    张旭光先生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被问到:好多人的作品取法于您的作品,您如何看待?张旭光先生说:“作为我并不希望有些人说受我的影响或者模仿我的作品,这些我不大赞成,我希望还是学经典。有些人曾提出,有的人喜欢看张旭光是怎么理解王羲之的,让张旭光作为一个桥梁或者跳板去看王羲之,这个我倒不反对。如果我能起到这些作用,我还是有价值的,这样能够尽快地进入经典是最好的。现在对学古人还是学今人也存在不同看法,我觉得学今人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学今人可能很快能提高你的眼力和审美,然后再用这种能力去理解古人,这也是一条途径。”
   
    由此看来,“取法今人”也是未尝不可的。问题的重点是如何去学,如何以今人为跳板,进而摆脱今人,并进入经典、深入经典。
   
    “取法今人”的价值何在?我认为,它起码可以作为一种追求更高艺术境界的一种过渡手段。孙过庭《书谱》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这个道理对每位从事书法创作者而言都是非常熟识的,但是这里边只涉及到起始和结果,至于中间的学习过程却未涉及到。所以,中间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就需要学书者自己去摸索和寻找。反过来,取法时人、受当代人影响有什么不好?周俊杰先生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就当代书坛创作互相影响时曾说过:“当代书法创作的相互影响非常大,如果某位作者在这届展览中获奖,在下届展览中这样风貌的作品就会非常多,这也是正常的。有好多人对此现象进行过批评,我认为大可不必。这从某方面说明探索的新面目已经被社会所认可,被评委认可。这种面貌反映了当代最主要的审美特征,是书法在不断发展的表现。”
   
    对于当代书法创作,特别是大篆、甲骨、楚简创作,由于目前发掘的资料和出版资料非常有限,加之年代久远,人们所拥有碑帖中的许多汉字由于种种原因伤残严重,一些笔势的走动临习者并非都能洞察清楚,致使为书家临摹的过程制造了许多障碍。大篆、甲骨、楚简类风格的创作也过多地局限于集字范畴,因此,当我们选取那些当今在大篆、甲骨、楚简类风格上有卓越成就的书家作品进行学习,作为一种创作的过渡,我认为是无可厚非的。
   
    因此,“取法今人”的价值在一定意义上来讲是存在的,取法这些当今在书法上有所造诣的书家作品进行学习,完全可以作为从临摹到创作的一种过渡,加之在“取法今人”的过程中融入了创作者的积累、学识及理解,这对快捷进入创作状态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继而,这些经过“学习今人”并加以“改造”的作品能够在大赛中入选、获奖也是属于正常的。
   
    正如前边所言,“取法今人”可以作为一种追求更高艺术境界的一种过渡手段,可以提高作者对书法的理解,但这并不是学习书法的最终目的。“取法今人”仅仅为作者从临摹到创作提供一种过渡,要有能力从中跳出来。倘若一味地停留在“学习今人”这个阶段,那么书家本人的创作价值将会大打折扣,永远达不到真正创作的境地,也永远窥探不到书法艺术的魅力。在进入“取法今人”阶段以后,可以对取法对象的学书历程、书风形成的轨迹进行梳理,寻根问源,并从中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书学道路,在这条为自己设定好的道路上进行不断的学习、研究和追求,我想这才是学习书法的最终目的所在.
   


作者声明: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同意中国人人网发表此作品,同意中国人人网向其他媒体推荐此作品。未经中国人人网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一旦传统媒体决定刊用,中国人人网及时通知我。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
【编者按】(注:转载除外)


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 发表您的评论
没有评论信息

  友情连接 关于人人 加盟人人 联系人人 人人广告 人人招聘 人人导航 人人未来  

人人文学网
网址:http://www.cnrr.cn 电子邮箱:253581255@qq.com
总部电话:010-51656981   QQ:253581255
版权所有: 华夏网·中国人人网

人人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