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 >> 文章内容


土族


时间:2005-1-12   阅读986次

     土族,现有人口19.1万。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的互助、大通地区,其余散居在同仁、乐都、西宁和甘肃的天祝、永登等地。不同地区的土族有不同的自称,后经中国政府民族识别统称为土族。

    关于土族的族源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是鲜卑支系吐谷浑人后裔;二说是沙陀突厥后裔;三说是蒙古族后裔。至今对此尚无定论。

    土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由于土族长期与藏、汉等民族交错居住,土语深受藏语、汉语的影响。土族原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1979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方案。

   土族信仰藏传佛教格鲁派。

    湟水以北的土族村落大多依山傍水,其显著标志为附近山顶上的“鄂博”(山神标记)和山壑上挂着的五色布做的“加达尔”。村前村后的山被视为神山。村庄最高点有寺庙,红墙蓝瓦、树林环抱,为供奉护法神的 场所,是全村宗教活动的中心。

    土族人每家都有一个庭院,土语叫“日麻”,方位靠山向阳,多为土木结构。房屋为平顶,院子当中有一圆槽,圆槽中间高竖"玛尼旗杆",其顶端是一个木刻吉祥物,杆上悬挂印有六字真言或平安经的蓝白布经幡,经幡以避邪除灾,保佑全家四季平安。如今圆槽大多已成为种 植花草的花坛。

    土族男女的上衣都有绣花高领。妇女服饰以五彩花袖衫最具代表性。花袖衫一般为小领斜襟,两袖用红、黄、绿、紫、蓝五色彩布拼成,衣袍腰间还配有一条彩带,带子两头有刺绣的花鸟鱼虫云纹图案。男子在高领白短褂外套深色长袍,腰系绿花带,头戴毡帽。

    家曲与野曲是流传于土家地区的民间说唱艺术。“家曲”是仅限于家居环境内演唱的曲目, 内容包括“赞歌”、“问答歌”、“婚礼歌”等。“野曲”则被称为“外面唱的歌”,俗称“花儿”、“少年”。其曲调、歌词与家曲截然不同,大多属于情歌,歌词多是“阿哥”、“尕妹”之类。按土族习惯,这类歌即使在山上、野外唱,也要避父母、同胞兄妹和亲属。同流行于陕、甘、宁一带普通的"花儿"相比,土族的野曲“花儿”旋律起伏更大,音域也更宽广,尾音拖长而下滑,给人以深沉而又无穷的回想。

     土族饮食以青稞、小麦、土豆为主,至今仍保留着牧业时期的痕迹,如喜喝奶茶、吃手把肉和酥油炒面。土族人饮食最为讲究的是婚宴五道饭,第一道是酥油奶茶、馄锅馍及花卷,第二道为果子、油炸馓子、牛肋巴、炒油 茶;第三道是油包子、糖包子、油面包子;第四道手把肉;第五道是擀长面,颇有特色。

     土族人还喜欢喝一种自酿的青稞酒,当地人称酩馏酒。凡来宾客,主人在备好面馍、奶茶、饭菜之后,就将气味醇香、清爽甘润的酩馏酒满满地斟入客人的酒杯。

     热情好客是土族自古以来的风尚,迎送客人三杯酒就是这种风尚最突出的表现。主人在客人到来之前就拿着酒壶、酒杯在大门口等待,待客人下马或下车,先敬“下马三杯酒”;客人进门时又敬“进门三杯酒”;待客人脱鞋上炕、盘腿坐下时再敬“吉祥如意三杯酒”;当客人离去时还要喝“出门三杯酒”和“上马三杯酒”。对每次敬酒总是三杯的缘由有不同的说法,但总而言之土族人认为三是个吉祥的数字,“三”代表佛、法、僧三宝,日、月、星三光,天、地、人三才……而敬三杯酒的含义是祝福客人吉祥如意。

    土族的节庆活动几乎月月都有,其主要传统节日有农历正月十四佑宁寺的观经会,二月二威远镇擂台会,三月三、四月八庙会,六月十一丹麻戏会,六月十三、二十九的“少年会”,七月二十的纳顿节等等。这些节日除传统的多种娱乐形式(如赛马、摔跤、唱“花儿”)外,还有规模较大的物资交流活动,因此,频繁的节庆活动已成为土族人民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进行广泛交流的主要途径。

   (内容出自雅嘎热、韦鹏飞、祁崇海等编著的《中华各民族》一书。)

民族图腾
民族服装


作者声明: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同意中国人人网发表此作品,同意中国人人网向其他媒体推荐此作品。未经中国人人网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一旦传统媒体决定刊用,中国人人网及时通知我。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
【编者按】(注:转载除外)


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 发表您的评论
没有评论信息

  友情连接 关于人人 加盟人人 联系人人 人人广告 人人招聘 人人导航 人人未来  

人人文学网
网址:http://www.cnrr.cn 电子邮箱:253581255@qq.com
总部电话:010-51656981 QQ:253581255
版权所有: 华夏网·中国人人网

人人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