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有奇才我不贫(小说)
陈业冰
狂风暴雨来临的时候,你是雨衣你是伞。
冰天雪地降临的时候,你是棉衣你是炭。
你是我生命的白桦林啊,心灵歇脚的驿站。
你是我流泻情感的江河啊,释放豪情的草原。
我是箫,你是琴,琴箫和鸣,高山流水唱知音。
我是茶,你是水,二者相溶,芳香馥郁酿极品。
我是纸,你是笔,书写无尽的缘,闪烁灿烂的金。
每时每刻想起你呀——我有情有义的兄弟。
天南地北想起你呀——我同哭同泣的兄弟。
这是章华写给莱中的诗。
莱中和章华第一次相识是在8年前春天的一个晚上,那是表哥刘建在靠山镇饭店举办的一次酒会,酒会上都是刘建来自四邻八乡的“吹朋酒友”。章华来自章丘,离靠山镇不足30里地,三十五六岁,中等身材,体型微胖,皮肤油亮,头大脸方,天庭饱满,双眼圆大有神……他是章丘小有名气的文人,不仅出过诗集、散文集、小说集、地理铭志等,而且善绘画、精书法、研《周易》、通音律。
小学没毕业的刘建是位个体商贩小老板,手中攒了几个小钱。他对别人说他“目不识丁”一直耿耿于怀,总想找机会与有文化的人打打交道,沾沾文气,装扮粉饰自己。这次在靠山镇最大的饭店山吃海喝,就是要向朋友圈炫耀,他和章丘的大文人是朋友、是兄弟,别再“门缝里瞧人”了。
酒桌上,刘建向章华介绍莱中:“这是我表弟,刚刚开始跟我学做生意。文化程度比我高不了多少,可很爱学习,经常抱着本书,也不知看懂看不懂。”
看着三十多岁、体型略胖、膀大腰圆的莱中,章华哈哈大笑起来:“你看咱俩的身形多像!简直是一对孪生兄弟!缘分啊!来,为我们的缘分干杯!”莱中有些受宠若惊,急忙站起,双手举杯与章华相碰,然后一饮而尽。
这一晚莱中喝醉了……
“醉酒事件”过去了一年多……莱中心中没存多少奢望,他寻思与章华的一面之缘早就结束了:“人家大文人咋能记得咱呢。”
这天中午10点多,莱中在刚刚盖完的新房子里清理垃圾,听见妻子喊他:“莱中,有人找你。”
他挓挲着两只脏兮兮的手来到大门口,看见一个似曾相识的人正和妻子说话。那人转过身来,一照面,他猛地响起来了:这不是章丘的大文人章华吗?他慌乱的有些不知所措:“快……快屋里坐。”
莱中和妻子抹桌子擦马扎、刷杯子沏干烘的功夫,章华在还未收拾好的新房子里转了一圈。莱中琢磨章华突然造访一定有事,他不喜欢拐弯抹角,见章华欲言又止的样子,问:“章老师找小弟有事吗?”
章华有些窘迫:“盖房子花了不少钱吧?”
“嗯,20多万呢。”
章华终于红了脸说:“这次来是向你借钱的,见你刚盖了房,一定拉了不少饥荒,我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
莱中问:“需用多少钱?”
“10000元。”
莱中不假思索:“没问题。你在家喝口水,我去农村信用社取款。”
他给妻子使一个眼色,妻子跟着他来到大门外。他悄悄嘱咐妻子带上身份证、结婚证,和他一起到信用社去贷款。路上边走边给刘建打电话:“表哥,我急用10000元贷款,麻烦你现在到信用社作保人。”
信用社里,刘建问莱中:“我已经帮你贷款十几万了,又贷个啥?”
“不是我用,是章丘的章华来借款。”
“原来是这样。他这是从我家去了你那儿。”
莱中很惊讶:“你们是老朋友了,为何不借款给他?你又不缺钱。”
“你有所不知,章华虽写了几本书,可没人给他稿费,还得倒搭出版费。他天天埋头写文章,从不下地干活,更不会经商做买卖,全指望妻子种几亩薄地养活他。家里盆瓢锅碗穷得叮当响,谁敢借款给他?你现在盖房贷了十几万,再借钱给他,是‘打肿了脸充胖子’,这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吗?’”
莱中妻子听表哥一说也有些担心:“你别‘死撑趴不下’,不知牛年马月才还呢。”
莱中白了妻子一眼:“章华跑老远来借款,一定是遇到难处了。谁没个坎坎坷坷的时候?人家向咱借款是眼里有咱。不就是10000块钱吗?就是不还了咱还担不起?”他面向刘建:“这忙你帮还是不帮?不帮我找别人了。”
刘建涨红了脸:“谁说不帮来?”
……
当莱中把钱双手递给章华的时候,章华眼泪夺眶而出,他紧紧地攥住莱中的手:“今生今世,你这个朋友……不,你这个兄弟我交定了!”
……
章华走后从此没了音讯。妻子有时冷不丁扔上一句:“还真应了表哥说的话哩。”可莱中从没放在心上。
三年后9月的一天上午,一辆黑色的奥迪轿车停在莱中的家门口,车上走出的正是章华和他的妻子。莱中夫妇有些措手不及……
章华夫妇不仅带来了借款,还给莱中全家买来了高档衣服和10箱子名牌白酒。章华说:“今天咱兄弟俩一醉方休!”
推杯换盏之际,章华向莱中讲述了他三年来不同寻常的经历……
三年前,章华准备创作构思了多年的长篇历史小说《华夏老子》,可几经动笔都难以成文。生活的琐事以及凡俗的应酬,很难使人静下心来。他终于痛下决心,决定背水一战,去老子的坟墓所在地——陕西周至县终南山闭关写书……可他囊中羞涩,分文皆无,在山上要吃饭住宿,重达一吨多的书籍资料要雇车送去……他借遍了章丘的亲戚朋友,可人家总有若干理由来回避他这个“穷鬼”,无奈之下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了靠山镇,希望几近破灭的时候,在莱中这里见到了光明……他挥泪告别了父母、妻儿,在终南山深处的一座废弃的民房里安顿了下来。从此,他渐渐融入神秘的境界,山水间探寻自然之奥妙,书海里走进老子的世界,实现跨越2400年的对话……夏日里忍受蚊虫叮咬,寒冬里抵抗风雪侵袭。渴了山泉为饮,饿了煎饼充饥。哪管双手冻成了血饼,胡须长成了髯鬃……三年的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200余万字的《华夏老子》。章华将书稿寄往人民文学出版社,三个月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管士光寄来了亲笔信,信上说《华夏老子》是近几十年来难得的一部长篇力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将近期出版发行,并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新闻发布会……两个月后,章华收到了第一笔稿费60万元!这对一直穷困潦倒的章华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从此,章华周围的人际环境悄悄发生了变化,原先唯恐粘上穷瘟的所谓朋友蜂拥而至,笙歌又起,碰杯叠声……章华是个很随和的人,常曰:“其善者善之,非善者亦善之。”人世炎凉,过眼云烟,辱又何怨?荣又何欢?俗情虽看淡,岂能忘患难之交雪中送炭?章华草草处理完绊脚缠身的琐事,携妻带酒,急匆匆奔往靠山镇……
表哥刘建闻讯而来,老朋友相见少不了一阵寒暄。章华对刘建说:“你来得正好,我要和莱中结拜为兄弟,你来做个见证人。不知附近有没有关帝庙?”
“就在村东的半山腰,去年村里的善人们集资修缮一新。我们现在就去。”刘建表现出不一般的积极主动。
关帝庙里,瓜果梨枣、鸡鸭鱼肴摆满了供桌。章华点燃香烛和莱中双膝跪倒,他双手举香过顶,朗声说道:“宇宙洪荒,大千茫茫,水流千转,神州发祥。天缘地份,冥冥相望,关圣帝前,剖我胸膛,维颤维惊,诉我衷肠。天怜吾孤,赐以兄弟,一面之缘,情真意长,仁之善之,民族之刚,义字当先,人性之光。今我二人,跪请云长,偃月刀起,斩我愚盲,金兰结义,福祸同当,不求同生,但求同亡。圣君铁证,人神察详。”义文颂毕,章华插香入炉。二人鞠首叩头,十头十响……
回到莱中家,兄弟三人推杯换盏,只喝得树影东移,金乌归巢……半夜醒来,重开酒坛,只恨那曙光渐亮,扶桑又现……
临走,章华将一套签有“仁弟雅正”的《华夏老子》赠送给莱中……
莱中买来《新华字典》,一有空就拜读《华夏老子》,这一“啃”就是半年……半年来,莱中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他慢慢地浸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善如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的境界之中,被老子经天纬地的自然宇宙观所震撼,被章华跨越时空与老子的心灵对话所折服。他感恩苍天为他创造了与章华相识的机会,使他懂得了原本连想也不敢想的道理,重新认识世界和人生……
自结拜之后,章华忙于《华夏老子》的电视剧创作,奔波于北京、上海、西安等地。但他只要有空回家,就与莱中相聚。二人谈天说地,涉及诸多方面,但交谈最多的还是老子和《道德经》,这使莱中有机会请教在拜读《华夏老子》过程中遇到的疑惑,理论和思想水平迅速提高。
二人既然发展成亲密无间的义兄弟,双方父母的生日诞辰是要相互祝寿的。每遇莱中父母生日,章华无论在何地都要提前回家。两家人交往下来,双方老人对义子视若己出。
二人结拜后第三年的深秋,章华的父亲突发心脏病去世。莱中在半夜接到章华电话后,既吃惊又悲痛,他与妻子连夜置办祭品,天不亮驱车奔往章丘。夫妻二人跪倒灵前,痛哭失声。章华向前抱住莱中,二人嚎啕大哭,泪飞如雨……
金秋渐去,雪冬来临。章华忽来莱中家中,饮酒交谈间唉声叹气,满面愁容。他对莱中说:“母亲最近郁郁寡欢,神情恍惚,自言自语,总说死了好。我好害怕,唯恐老人家做出傻事来。我又不能天天在家守着。你嫂子天天打电话,说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莱中说:“咱爹娘一生相偎相敬,感情笃深。咱爹去世,对咱娘的打击太大,一时半会儿还转不过弯来,长此下去,也有可能造成精神上出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让她转移注意力,走出沉痛,感觉到活着的意义和幸福。”
“这一点我也想到了,也托了好多人劝说她,可她一句话也听不进去。”章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莱中忽闪几下眼睛,说:“再过几天就是咱娘65岁生日诞辰了,我们要好好庆贺一下,借机让老人家高兴高兴。你把你朋友圈的电话号码发给我。”
“你要我朋友圈的号码干什么?”
“甭问了,只管把你认为算是知己朋友的号码发给我,连同他们的姓名。”
……
莱中终于盼来了干娘的生日,短短几天,他感觉比几年还漫长……
一大早,他和妻子就准备好了鸡鸭鱼肉、烟酒糖茶、蔬菜点心,冒着纷纷的雪花,驱车赶往章丘。一路上遇到陡坡,车子打滑上不去,他就下车扫雪撒砂子,幸亏他早就准备好了扫帚和铁锨。尽管天气很冷,可他还是忙活了一身汗。
一到家,向干娘问过安,夫妻俩便和章华一家人忙活着准备饭菜。
陆陆续续的,车子摆满了村头的场院。
前来祝寿的人,拎着大包小箱拥进章华家的院子。章华望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激动地重复着一句话:“谢谢,谢谢……”
来人有章丘的、济南的、淄博的……年龄最大的是山东省文联的魏主席,60岁的人了,冒着风雪严寒、路途凶险,来到这深山小村……
章华问魏主席:“您老咋知道老母的生日?”
魏主席哈哈一笑,掏出手机,打开短信让章华看,几行小字清晰地映入眼帘:章华老父病故,老母精神恍惚,只因夫妻情深,一时难以恢复。近逢老母生日,农历十月三十,借此生诞之机,举行祝寿大礼,转移思亲之痛,重把精神调理,死者已经逝去,生者充满生机,看看眼前盛况,哪有不活之理?敬请亲朋知己,前来祝寿观礼,劳驾屈膝之罪,小弟痛感流涕。倡议者,章华生死兄弟也。
章华一切都明白了。他喊过莱中,向各位一一介绍:“这就是我生死兄弟莱中,莱芜靠山镇人也。”
30余人一一向前和莱中双握相见。魏主席再一次攥住莱中的手:“兄弟,你为我们树立了‘孝悌’的榜样。章华有你这样的兄弟是他的福分,今日相聚是我们的缘分。”……
开酒之前,先举行祝寿仪式。莱中和章华一左一右搀扶着老太太来到院子中,让老人家端坐在家传的香椿木雕花椅子上。30多人齐呼啦跪在雪地里。老太太一看急了:“你们这是……大冷的天……快起来。”
站在老太太旁边主持仪式的魏主席连忙将老人扶回座椅:“老人家,今天是您的寿诞,我们赶来就是来给您祝寿的,都是章华的朋友兄弟。听说自从大叔去世以后,您老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章华既难过又着急。今天我们来就是让您高兴的。人死不能复生,逝去的走远了,活着的要快快乐乐地活下去,古来就是这个理。您养了一个好儿子啊,现在已经是名人了,还交了我们这么多好兄弟,一般人哪有您这般福气啊!您应该高高兴兴地看着您的儿子建功立业、孙子健康成长,一家人平安和睦过日子。为了全家人的幸福,您老也不能这样啊!”他说完第一个跪下叩头向老太太祝寿。
老太太急忙上前去拉,她泪流满面地哭着说:“看样子你比我小不了几岁,你这是折我的阳寿啊!”
魏主席亦泣不成声:“我和章华是兄弟,只要您老高兴,我就是您的儿子啊!”他起身把老人扶回座椅,其他人轮流向前叩头……
莱中抱住老人的双腿哭道:“娘!您看您有这么多好儿子,您该多高兴啊——”
老太太抚摸着莱中的头大哭:“儿啊,娘对不起你们呀,是娘对不起你们啊——”
院子里一片哭泣声……
老太太这一哭,把积压在胸中的郁闷和悲痛,一下子释放了出来……
雪停了,太阳露出了笑脸。老太太的脸也舒展开来……
寿宴已开,“儿子们”轮流向老太太敬酒,温馨话语,杯盘相磬。
这下可苦了莱中,弟兄们轮番敬酒,虽不胜酒力,然盛情难却,又要经历一番烂醉如泥,魂兮飘然了……
陈业冰,济南市莱芜区人。中国网络作协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济南市作协理事、《雪野》杂志主编、原济南市签约作家。在《大众日报》《齐鲁晚报》《济南日报》《当代小说》等报刊发表作品100余万字。报告文学《赤诚大义房公训》发表后,引发关注,促使房公训老人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道德模范,受到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