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华夏网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4008868086
    广告

    《易经》之“卦象”,华夏民族的文化图腾!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摘要] 文化图腾,作为一种极具象征意义的文化标识,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或者图案,而是民族精神的高度凝练;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信仰、情感和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与根基,是凝聚民族力量、传承民族记忆的核心所在。对于华夏民族而言,《易经》之“卦象”,无疑是一种意义

    文化图腾,作为一种极具象征意义的文化标识,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或者图案,而是民族精神的高度凝练;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信仰、情感和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与根基,是凝聚民族力量、传承民族记忆的核心所在。


    对于华夏民族而言,《易经》之“卦象”,无疑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文化图腾。


    它以简洁而深邃的符号系统,跨越数千年时空,深刻地融入了华夏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贯穿华夏文明发展历程的精神脉络,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一、《易经》“卦象”的源头



    《易经》卦象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上古时期;当时,人类对自然充满敬畏与好奇,诸多未知的自然现象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和探索。


    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氏(《尚书大传》等史料记载,公元前7724年称帝)应时而生,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他仰望浩瀚苍穹中日月星辰的斗转星移,审视广袤大地上山川河流的起伏蜿蜒,观察飞禽走兽的形态习性,思索人类与自然环境的联系。经过漫长而深刻的观察与思考,伏羲氏获得了灵感,创造出“八卦”。


    乾、坤、坎、离、震、巽、艮、兑所对应的八个卦象符号,蕴含着宇宙万物的基本原理。它们像是打开宇宙奥秘之门的钥匙,以一种简洁而神秘的方式,揭示了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和变化之道。


    乾卦,由三个阳爻组成,代表天,象征着刚健、积极、主动与创造力。它宛如高悬天空的太阳,源源不断地释放着光和热,为世间万物的生长提供能量与动力,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积极进取,不断追求卓越。


    坤卦,由三个阴爻组成,象征地,寓意着柔顺、包容、承载与孕育。大地以其宽广的胸怀,默默承载着世间万物,包容着一切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如同母亲一般,无私奉献,孕育着万物生长。


    乾卦与坤卦“卦象”的象征意义表达和深刻理解,成为华夏民族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础。


    二、《易经》卦象如何传承和延续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记述:“盖西伯拘而演《周易》”。西伯即周文王(公元前1152年至前1056年,姓姬名昌),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今河南省汤阴县)期间,对八卦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推演,形成“文王八卦”,也称“后天八卦”。


    在此基础上,周文王将“八卦”的八个卦象,两两组合,演绎出分别由六个爻组成的六十四卦“卦象”,并为每一卦象撰写卦辞,用以解释卦象的含义及象征意义。


    其后,周文王之子周公旦为六十四卦“卦象”的每一爻添加上“爻辞”,使后世《易经》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


    至此,《易经》的基本框架和体系得以确立,成为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和丰富智慧的经典之作。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易经》之“卦象”始终传承不息,对华夏民族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从《易经》中汲取智慧,儒家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将《易经》中的刚健与柔顺精神融入到道德伦理体系中,成为儒家君子人格的重要内涵。道家则从《易经》的阴阳变化中领悟到“道”的运行规律,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此后,无论是秦汉时期的“黄老之学”、魏晋时期的玄学,还是唐宋时期的理学,都与《易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易经》“卦象”所蕴含的思想观念,贯穿了华夏民族历史发展的始终,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到了现代社会,《易经》“卦象”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在学术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吸引着众多学者深入探究其哲学思想、文化内涵和应用价值,而且在民间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通过学习《易经》、分析“卦象”,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洞察人生哲理、指导生活实践。在企业管理中,一些管理者运用《易经》的智慧,来制定战略规划、处理人际关系、应对市场变化;在心理咨询中,也有咨询师借鉴《易经》的思想,帮助人们调整心态、化解矛盾、实现心灵的成长。


    《易经》的“卦象”之理,深深地融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易经》“卦象”的主要文化内涵



    《易经》“卦象”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其中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是其核心所在。这些思想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而独特的哲学体系,深刻地影响了华夏民族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1. 阴阳之道


    阴阳观念是《易经》卦象的核心思想之一。在卦象中,阳爻以“—”表示,阴爻以“--”表示,阴阳爻的不同组合构成了各种卦象。


    阴与阳代表着宇宙万事万物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乾卦为纯阳之卦,代表着天、刚健、积极等;坤卦为纯阴之卦,代表着地、柔顺、包容等。


    而乾卦与坤卦之外的六十二卦,则是阴爻与阳爻不同比例、不同位置的组合,体现了阴阳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动态平衡。这种阴阳哲学贯穿于华夏民族的整个文化体系之中,并成为我们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基本方法。


    在华夏民族的传统观念里,世间万物皆可分为阴阳两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男为阳,女为阴。阴阳的平衡与和谐是事物正常发展的基础,一旦阴阳失调,就会出现问题。


    中医理论便深受阴阳学说的影响,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器官之间存在着阴阳的相互制约和协调关系。当人体阴阳平衡时,身体就健康;一旦阴阳失调,疾病就会随之而来。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诊断病情,然后根据阴阳平衡的原理,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也是《易经》“卦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关系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关系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解释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在《易经》卦象中,五行与八卦、方位、季节等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宇宙模型。


    例如,震卦和巽卦属木,代表东方和春季,象征着万物的生长和萌发;离卦属火,代表南方和夏季,象征着光明和热情;坤卦和艮卦属土,代表中央和长夏,象征着孕育和收藏;兑卦和乾卦属金,代表西方和秋季,象征着收敛和肃杀;坎卦属水,代表北方和冬季,象征着寒冷和滋润。


    五行与卦象、方位、季节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华夏民族对自然界和宇宙规律的深刻认识,也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指导。


    3.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是《易经》“卦象”所体现的重要哲学观念。即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的行为和活动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易经》通过“卦象”的变化,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共同规律,强调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在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贯穿于各个时期和各个领域。在农业生产中,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和自然规律来安排农事活动,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以顺应天时,获得丰收。


    在建筑设计中,注重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中国传统建筑讲究坐北朝南,以充分利用阳光和自然通风;注重山水相依,营造出宁静、和谐的居住环境。


    在文学艺术中,也常常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许多诗词歌赋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可用: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